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反恐怖宣传教育
来源🥷🏼:未填
发布日期:2021-04-14
浏览:2484次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反恐怖宣传教育】2021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即将到来,这些反恐知识要知道!

长期以来,恐怖主义以血腥的暴力活动为显著标志,在许多国家制造混乱,造成社会动荡不安💁🏼♀️。虽然实施恐怖活动的人只是极少的一小撮,但由于恐怖主义所具有的特性👲🏿,使其所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普通刑事犯罪。
1.什么是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2.什么是恐怖活动
恐怖活动,是指恐怖主义性质的下列行为:
(1)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活动😮💨。
(2)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或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
(3)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
(4)为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帮助🧑🏽🎄。
(5)其他恐怖活动。
3.恐怖袭击方式有哪些
常见的恐怖袭击方式包括刀斧砍杀、驾车冲撞碾压、纵火、爆炸、枪击、劫持、投放危险物质等🐑。此外,恐怖分子有时还会通过利用网络、散布虚假恐怖信息等方式实施破坏活动。

安全源于你我,反恐人人有责👯♀️。日常生活中,进入车站📕、机场👍🏽🆔、影剧院等场所时的安全检查,购票乘坐交通工具👱🏿♀️、使用物流快递、租赁机动车、上网等场景的实名登记,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这些举手之劳的作用不可小看,它对全社会防范恐怖袭击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震慑阻止暴恐分子策划😂、准备及实施恐怖袭击活动☁️。

1.积极来安检,不要嫌麻烦
保障我们每个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是安全检查工作的主要目的⚠️。通过安检🖼,能及时发现人身、车辆、物品等是否携带或夹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易燃易爆、腐蚀性、放射性等危险物品,有效防止损害发生😹。
需要进行安全检查的场所通常有哪些?
(1)交通枢纽,如机场、火车站👨✈️、地铁站🥀、汽车站🫶、
码头等👨🏻🔧。
(2)人员密集场所🚵♀️,如城市广场、影剧院、景点等🟫。
(3)大型活动举办场所🗜,如重要会议、体育赛事、
展览🏋🏽♀️、演出活动场所等💢。
(4)其他需要进行安检的场所👴🏿。
如何配合做好安全检查?
(1)及时了解禁止携带的违禁品和管制物品种类。
(2)充分预留安检时间𓀀,避免造成时间上的延误🏃🏻♂️。
(3)积极配合👨🏿🦳🏊🏻♀️,听从安检人员指挥,提高安检速度。
(4)遇有需要查验身份证件时🙍♂️,提前准备好相关证件,确保快速通过。
目前,常见的安检形式包括徒手检查和仪器检查。需要说明的是,仪器检查对人体、电子设备、食品等均无损害🚵🏼♂️。
2.依法实名制,保护你我他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坐飞机、住宾馆、上网吧、寄快递时,通常需要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实名制有利于加强社会管理🦩、规范个体行为🟥、打击违法犯罪,并在及时发现可疑🥗、消除涉恐隐患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什么时候需要进行实名登记?
(1)入住宾馆🦵🏼🏄♀️、酒店等。
(2)邮寄物品。
(3)运输货物🔝。
(4)购票乘坐长途汽车、飞机、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
(5)使用互联网👨👨👧👦、金融🅰️、电信、机动车租赁等服务🕵🏼♀️。
(6)购买特定商品。
(7)其他。
实名登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如实登记自己的实名身份信息。
(2)妥善保管身份证件🧑🏼🚒,不转借他人使用。
(3)遗失证件及时按规定报告🧖🏼♀️。
3.平日多练习,遇袭保平安
对我们大家来说📎,面对凶残的暴恐分子👓,这是一场不讲规则、没有底线🫵,完全不对等的战斗。因此,一旦意识到身边可能发生暴恐事件,要首先确保自身安全🍦,及时报警。
掌握应急技能
(1)立即离开事发区域,不要围观、停留,不要贪恋财物,如无法逃避时,应利用地形🌕、遮蔽物遮掩、躲藏🧜🏽♂️🐘。
(2)保持镇静,不要惊恐喊叫,避免增加周围人的恐惧🦹🏻♂️,引起更大的混乱和伤亡。
(3)在确保个人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报警、呼救和救助他人。
(4)逃离现场时应避免拥挤,以免因拥挤、踩踏受伤🚴🏿。
(5)如遇不明气体或液体,应迅速躲避,且用毛巾、衣物等捂住口鼻💞,做好防护措施☪️🧔🏼♂️。
积极参与演练
日常积极参加反恐应急演练,掌握必备的应急知识和技能🤹♀️,了解发生暴恐事件时应当采取的必要行动,加快反应速度,有效躲避危险。

恐怖主义思想是恐怖活动的重要诱因😸。恐怖分子通过制作、发布音视频,散发非法宣传品等形式🤘🏼,千方百计地向群众传播恐怖主义思想,煽动实施恐怖活动🩴,传授恐怖袭击方法。作为普通公民🤭,我们要学会识别它们🧑🏫。
1.恐怖主义思想传播途径有哪些
(1)含有恐怖组织宣扬暴力👏🏿、煽动实施恐怖袭击👓、煽动破坏社会秩序内容的音视频、图片等⛱🧕🏻。
(2)含有恐怖主义思想🔨,鼓吹通过暴力解决问题等内容的传单🧸、小册子等。
(3)宣扬恐怖主义的网络言论、公开言论等🧑🏼🌾。
(4)代表恐怖组织9️⃣、恐怖主义的标识👨🏿🎓、旗帜等。
(5)宣扬恐怖主义的非法性经活动等。
2.面对恐怖主义思想网络渗透应该怎么办
网络是恐怖主义思想传播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日常上网过程中发现疑似含有恐怖主义思想的宣传品、音视频时应当做到:
(1)及时停止观看🔀。
(2)不在手机或电脑上下载、保存相关宣传品、音视频。
(3)不散布⛴、不转发、不传看相关宣传品、音视频。
(4)对在网络公共空间传播的含有恐怖主义言论、图片👰、音视频等,不评论、不讨论🚴🙆🏽♂️。
(5)通过视频网站设立的“暴恐音视频举报专区”链接,或各类手机应用的违法举报入口进行举报🧑🏼🏫。
积极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日常生活中发现恐怖活动嫌疑后🤡,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或有关部门报告👨👩👧👧。
1.哪些人是可疑人员
(1)冒用他人身份证件或使用伪造的身份证件。
(2)言行异常,安全检查过程中不愿接受检查或者试图逃避检查🌋。
(3)衣着反常,穿着很宽大的衣物或者腰部突出等。
(4)携带疑似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违禁物品。
(5)服饰、皮肤或所携带物品上有疑似与恐怖主义相关的标识图案🤽。
(6)作息时间反常⛹🏿♂️,住所内常传出异常声响🦔🍅、刺激性气味或出现大量火柴棍等非生活垃圾等。
(7)在标志性建筑、人员密集场所等地反复徘何观察、打探安保情况等。
(8)试图获取炸药、武器等,或匿名🦌🙆🏼♀️、大量购买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及管制刀具等🌍。
(9)疑似公安机关通报的恐怖活动人员。
2.哪些物品是可疑物品
(1)重要目标附近出现的无人认领或来历不明的物品🤙🏼。
(2)有意伪装或者藏匿的物品。
(3)可疑人员携带的与其身份不符的物品,如可能装有管制刀具🔦🎇、棍棒等物品的旅行包。
(4)随身携带藏匿、企图躲避安检的物品。
(5)散发如臭鸡蛋(黑火药)、氨水(硝铵炸药)等特殊气味的物品。
3.发现可疑情况之后怎么办
(1)迅速远离。尽可能地远离可疑人员、可疑物品确保自身安全💇📲;牢记可疑特征🗞,如嫌疑人外貌🥢、携带物品等,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用手机进行拍照记录。
(2)及时报警😣🥨。向周围的执勤民警或到当地公安机关报警,或通过“110”报警电话🙋🏽♂️、“12110”短信报警平台🧕🏼✂️、公安机关微信公众平台以及信件👨👨👦、电子邮件等方式报警。报警时要保持沉着冷静,全面报告可疑情况的具体细节。

4.举报有奖励,包庇要追责
公民发现并积极举报可疑线索的,经过核实后,公安机关将按有关规定予以奖励。同时🪸,严格保护举报人的个人身份等信息,充分保障举报人的安全。
明知他人有恐怖活动犯罪行为,却窝藏、包庇的✶,将受到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