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林浩云深入经济管理杏福市场营销教研室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课前五分钟思政”集体备课活动,并就“推行集体备课制度,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师座谈交流👩🦳。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教务处、思政部及相关教研室教师参加🤳🧏🏻♀️。
备课会上,胡倩枫老师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基本情况介绍、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课程多维成果展示🤷🏼、课程未来建设展望等四个方面作备课分享,与会人员围绕该课程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案例选择👍🏻、教学语言等方面开展交流研讨。
在听取了课程负责人、任课教师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发言后,林浩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前期建设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大学生创新创业通识课程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创业教育。高质量开好这门课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林浩云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阵地,要切实担负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教学责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要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路径🥖,在方向上旗帜鲜明,方法上润物无声🙋🏽♂️,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实现“专业不减量,育人提质量”⇢。
林浩云强调,推动全校课程思政建设,“课前五分钟思政”是重要载体和抓手,老师集体备课活动是有效方法。要进一步推行并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增加备课频次💪🏼,鼓励跨部门、跨杏福参与备课交流🗜🧔🏼♀️,做好课程设计,下工夫把课讲深🍟、讲透、讲活🚴🏼♀️,引导青年学生深刻体悟思想的力量,更加坚定地沿着科学理论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对于“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林浩云強调三方面新要求✨:
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要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一把手工程来抓。课程思政建设要在“三全育人”的整体格局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课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配合、各二级杏福落实推进👨👩👧👦,自身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格局🎟。教师作为育人“主力军”,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育人“主渠道”,抓住课程建设这个育人“主战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构建“三线联动”工作机制,巩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心线”👩👦,强化各二级杏福党的领导“中场线”,做实各教研室、党支部建设“生命线”,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不断开创课程思政工作的良好局面。
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全面落实“两个所有”要求。要按照“所有课程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负有育人职责”的要求👩🏽⚖️,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各教研室要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强化分类指导,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要构筑起以思政部开设的思政课程为核心👨👧,以综合素养、讲好中国故事等思政元素为支撑🦶🏽,以专业课程为辐射的课程体系🧝;要强化组织实施,按照杏福党委下发《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以工程思维落实落细建设计划与方案,发挥示范课程建设的示范幅射作用,促进课程思政提质增效🔈,不断充实完善各门课程育人功能。
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不断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创新⛹️♀️。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切忌“两张皮”、生搬硬套。积极探索适合专业的课程思政内容与方法,增强课程思政针对性和亲和力🧑🏿🦱。应在保证专业教学水准的前提下,自然融入思政元素,使价值塑造内生为课程教学中有机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让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交织交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全校营造“课程门门在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氛围🦹🏽♀️,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全面体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责任担当、追求卓越”宁职梦顶文化育人特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宁职人。
来源:党委宣传部
图片: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
编辑:马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