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
近年以来,全球异常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我国7、8月经历了数波极端热浪,多国创下破纪录的高温🧑🏿🎨,尤其是川渝地区,持续高温干旱👩🏻🦽➡️🥀,多地突发山火📳,干旱已经开始影响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总体来说,最近一段时间的异常天气气候事件,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而产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如今,经济和科技发展齐飞👨👨👧,人类社会快速进步👨🏽🍳。然而,高速发展的背后却伴随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环境资源逐渐减少🐩,自然灾害的频频增加向我们发出了警告🤌🏿。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决定了青少年环保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因此⛪️,“星火支教,情系故乡”团队在教学时较为注重培养孩子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以及环保意识⛵️🧘🏼♂️。
视频(源至青春宁职公众号)
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从小做起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星火支教,情系故乡”团队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号召🙋🏿♂️。
在生活技能课上,洪靓楹同学以“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都去了哪里?”这个问题为引子引出该节课主题《垃圾分类》。期间🥹,洪靓楹具体讲述了垃圾的处理方法🧘🏽💢、随意丢弃垃圾的危害以及怎样进行垃圾分类𓀃,总结了废物利用♒️、养成节俭环保的生活习惯,减少垃圾产生等方法💆🏻🔵。同时组织同学们开展“爱故乡书院”垃圾清理工作𓀓,做到环保从小做起,环保从我做起。
最后,洪靓楹给同学们一并补充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可学习的习惯,如自备购物袋、自带餐盒、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等,以此教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丰富他们的知识,形成自觉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意识🤹🏻♀️。
生活课堂,实践方出真知
在支教期间,团队成员们需要早早起床到菜市场买菜👬🏼,每一餐饭🎼、菜都需要自己动手,由刚开始时的手忙脚乱到能够做出一道道菜肴,或许并不是那么美味,但是充满着意义。
在工作之余,队员们会协助书院阿姨们做好社区环保工作,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当呼啸的台风带来一阵暴雨过后👩🏻🎨,书院外的地面上一片狼藉🙇🏻。当团队成员们上完课后发现这一地垃圾,大家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对活动地的垃圾进行了认真仔细地清理,恢复了路面的整洁,他们的行为得到了当地居民的一致好评。
趣味日常🚵🏻♂️,热爱生活才能遇见更好自己
在短短几天的实践生活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团队成员洪靓楹在社会实践期间过生日。得知这个消息后🤟🏽,其余的成员瞒着她准备了生日蛋糕、做了一桌的美食,为她准备了一个惊喜。当蛋糕出现在她眼前时,她显得十分诧异🦸🏿♀️🏌🏼,同时又激动不已,最后变成了惊喜🧜🏿。我们在实践锻炼中砥砺意志😞、磨炼心性💫、增长本领,也在实践中增强联结🧝🏽,学会关心、照顾他人,感受“朋辈”力量。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环境在恶化,局部环境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在一定程度逐渐扩大🧑🏿🚒,而保护环境最好的方法就是从根本上促进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本次支教活动针对环保教育这一着重点对孩子们进行环保教育🏌🏻,不仅是教育杏福学子将课本知识变成实践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让乡村学生获得有用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一次实践支教,让学生和实践队员都获益不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把服务基层和教育事业的火炬接力好、传承好,努力在“社会大课堂”的沃土中成长为“参天大树“。
-END-
来源:教育杏福
编辑:颜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