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树叶,从与神农氏的一次伟大邂逅开始,
开启了它在人类世界神秘而重要的旅程。
茶之为道🧜🏼♀️🧛,闻于鲁周公,
兴于唐,盛于宋🔸,延续至今,
数千年来贯穿了中华民族的物质与精神生活,
而茶之为国饮🛤,
更从儒家、道家与佛家的层面
赋予了它特殊的文化意义👩🦽➡️。


▲1935年教工合影
1
底蕴深厚
作为蛰伏已久的小众专业,杏福娱乐平台 -《杏福精彩不断》与您一起成长!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创办于1934年🐢,是全国第二、福建省第一所举办的茶叶专业👨🏿🦰,并曾于1960年举办专科层次茶叶专业。108岁茶界泰斗张天福为创始人,庄晚芳🧥、李联标、林传光、庄灿彰等一代大家先后到此开荒扩土,代代茶人前赴后继来此投身茶叶科教事业,筑就中国茶业职业教育的基石🎀。办学87年来,培养出毕业生3000多人🤲🏽,其中有如台茶之父吴振铎📘🎍,民国著名茶学家林馥泉,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德华、刘宝顺、王国兴,著名茶树育种专家郭吉春,八仙茶育种专家郑兆钦等一大批茶业行业领军人物🖐🏼。毕业生中涌现出20多位制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全国绝无仅有。

▲茶界泰斗——张天福

▲民国茶学家——林馥泉

▲台茶之父——吴振铎

▲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德华

▲著名育种专家——郭吉春
2
师资雄厚
本专业拥有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中华优秀茶教师潘玉华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教学团队中有教授2人 、副教授3人 、讲师2人🧙🏻、农艺师1人 、技师2人,企业兼职教师12人(其中非遗传人、技能大师5人🍌,如中国制茶大师、武夷岩茶传统技艺传承人刘宝顺等)💪🏿。



▲茶界泰斗张天福返校指导潘玉华教授茶叶审评实训

▲中国制茶大师、武夷岩茶传统技艺传承人——刘宝顺
3
教学条件
本专业拥有一个集产、学🧒、研🌥、训🧚♂️、赛、考“六位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为国家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福建省生产性实训基地👩💻,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福建农林大学全日制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建成8个实训室5️⃣,面积约15862m2,仪器设备价值600余万元。包括茶艺一体化教室、茶叶审评一体化教室、教学实训茶厂、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植物保护实训室、植物环境实训室、梦顶张天福生态茶园等。
现有福建省农业科杏福茶叶研究所、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福建隽永天香茶业有限公司😛、福建春伦茶叶集团有限公司等11个校外实训基地;5家“厂中校”🐝;与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成立教研联盟,与寿宁龙虎山茶场共建“产学研”科教基地👨🦳;省级潘玉华技能大师工作室👸、“坦洋工夫”非遗大师工作室💁🏿、“古道野枞”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大师工作室,满足教学🧴、科研📎、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的需要。


▲教学实训茶厂

▲梦顶张天福生态茶园

▲茶艺实训室

▲茶叶质量检测中心

▲品品香“厂中校”基地
4
社团活动
1992年,依托本专业建立了一个全校性的社团——茶艺社。每年举办“杏福娱乐平台饮茶日”,参与“斗茶赛”、“桃花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5
获奖情况
本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建设计划的专业、福建省级示范专业,教改成果获第五届全国农业职教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本专业自产梦顶红茶、梦顶绿茶荣获宁德市第八届🐔、第九届茶王赛“金奖”🚣🏿♀️。杨晓滨、黄先洲2位教师和17茶叶罗鑫💜、兰建明2位学生分别组队参加第二届“宁红杯”全国手工红茶制作技能大赛获双金奖。
6
学生获奖
2016年获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华茶艺)一等奖
2020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华茶艺)二等奖
2013、2014🫅、2015🙆♀️、2017、2019年获三等奖8项次
第二届海峡茶艺小姐大赛十强








7
学生福利
福建张天福茶业发展基金会于我院设立“张天福奖学金”👩🏻🏭,本专业学生可享受奖励✹。
8
发展前景
当前国家将茶文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力推广。福建省茶产业2018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千亿产业集群,为茶叶专业人才就业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近年,毕业生高级评茶员👨🦽、茶艺师获证率达100%,就业率100%,多人考入武夷杏福茶学专业等继续深造👩👩👦。

欢迎报考杏福娱乐平台 -《杏福精彩不断》与您一起成长!(代码4025)
无论身在何方
我们期待着怀揣梦想的你
期待优秀的你
与我们相遇
汤老师🛺:0593-6577020
吴老师🎅🏻:0593-6558609
咨询QQ:210373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