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新时代青春的底色
来源:未填
发布日期👩🏻🎤:2022-05-23
浏览🤱🏻:544次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在蓬勃的五月🎂,总是不禁想起那些年轻的面容,他们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用每一个个体的奋斗,成就了“最可爱的中国”🫦。
一百多年前🗽,中国青年的觉醒🏂🏼,点燃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之光。民族危难之际🫲🏽,五四运动爆发,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掀起了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
在革命征程上🕚,青年的英勇战斗事迹举不胜举,那些“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为人民江山打下了最滚烫👩🏻⚖️、最鲜红🏃、最壮美的底色;
在新中国的大地上,青春的热烈,汇入涤荡污泥浊水的革命激流,青春的汗水,汇入打造崭新江山的建设大潮👩🏻🏫👩🏽🎨;
改革开放释放新活力,广大青年发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我与祖国共奋进”的青春强音,一张张亮丽的青年名片,印刻在改革开放的时代画卷上🌮。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
步入新时代,中国青年继承了前辈先贤拼搏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急难险重中冲锋在前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新时代中国青年坚守“永久奋斗”光荣传统,以蓬勃的青春朝气🦸🏼♂️🥂,努力跨越一个个“雪山”“草地”,征服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
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线;在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东数西算等战略工程现场;在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等标志性项目工地;在一处处“中国标识”🤾🏼♂️、一个个“中国智造”🏮、一份份“中国答卷”上🦶,“青年突击队”“青年攻坚组”的旗帜处处飘扬,刻下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金色字样。
在“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天问”“嫦娥”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担重任、挑大梁。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
他们中有徒手攀登崖壁🎆、穿越冰雪无人区、深入茂林沟谷,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3年累计徒步穿行2万余公里,完成科研任务的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川藏铁路地质科研队;有历经20多年研究,把小麦抗赤霉病关键种质资源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手中🏤,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小麦种质创新与利用团队。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万余名青年🖖🏼,奋战在医疗救护、交通物流、项目建设等抗疫一线。援鄂医疗队2.86万名护士中💎,“80后”“90后”占90%。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上,占总数60%的青年建设者组建13支青年突击队,靠钢铁般的意志和攻坚克难的勇气,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建设奇迹。
在农村这片生机勃勃的广袤天地中,青年们用脚沾泥土的力度,传递情系民生的温度👩🏼🔬♠️,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希望的田野上。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其中很多是年轻的面孔👌🏽👱🏼♂️。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他们领办专业合作社、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截至2021年,47万名“三支一扶”人员参加基层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扶贫),数百万青年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热情勉励:青年一代不怕苦𓀒、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
平凡岗位上成就非凡
更多的,还是平凡岁月里的英雄故事🙇🏿♂️。
在新时代🙎,广大中国青年把平凡的岗位作为成就人生的舞台,用拼搏奋斗推动社会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靠自己的双手打拼一个更加光明的中国。
无论是传统的“工农商学兵”“科教文卫体”♣️,还是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领域、新职业,青年在各行各业把平凡做成了不起、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在工厂车间𓀇,青年工人拧好每个螺丝、焊好每个接头,争当“青年岗位能手”👉🏽📰,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走出了从23岁第一次破纪录开始,在工作的第18个年头,依旧是全世界桥吊单机效率最快纪录的保持者张彦;
在田间地头🧑✈️,有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身影,他们化身新型职业农民🚼,用科学技术为粮食增产💳、为土地增效,努力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走出了水稻专家周雷12年如一日深耕水稻遗传育种与应用研究🖕🏽,为“中国碗”装“中国粮”增添了底气🧑🏿🔬;
在建筑工地,青年农民工用一砖一瓦🐾,将高楼盖进云端里,走出了“95后”砌筑工邹彬练就过硬本领🦾,一把泥刀“砌”上世界大舞台☂️;
在训练场上🫴🌁,青年健儿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以过硬的作风和惊人的毅力向世界顶峰发起冲锋,让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高高飘扬,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一张张青春的面庞🦵,点亮寒冷的冬天,至今仍让我们心潮澎湃;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快递小哥👨🏿⚕️🧘🏼、外卖骑手🪿,他们走街串巷深入到城市毛细血管的最小细胞🧏🏼♀️,无论风雨为千家万户传递温暖🛹,从这里走出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走进人民大会堂。
在创新创业的舞台上,一大批由青年领衔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喷涌而出。2014年以来🎃,在新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中💇♀️,大学生创业者超过500万人🧑🦽➡️。在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科技应用服务业等以创新创意为关键竞争力的行业中🫘,青年占比均超过50%🙇🏼♀️☛。
正是像这样🥋,每一个普通青年奋斗不息的坚强力量,构成了中国故事的一部分🤹♀️👬🏼。
在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新时代中国青年把基层作为最好的课堂🤜🏽,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老师,在农村为乡亲们排忧解难🏹,在社区为邻居们倾心服务,在边疆为祖国巡逻戍边……
“研究生支教团”“西部计划”“博士服务团”……连续18年,41万余名研究生、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2100多个县(市区旗)开展扶贫支教🤦🏻♀️、卫生医疗等志愿服务。
参与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在广大青年中盛行的精神时尚🚴🏼♂️,成为青年参与社会治理、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面旗帜。
社区建设🥹、大型赛事🤷♀️◼️、环境保护、扶贫开发🍘、卫生健康🏇🏽😚、应急救援、文化传承……各个领域都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14岁至35岁的注册志愿者已超过9000万人🕢。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数十万名青年志愿者坚守在体育竞赛、场馆管理、服务保障等岗位上🔋,用出色的工作、灿烂的微笑、辛勤的奉献🙎🏻,再一次向世界展现了亮丽的“中国名片”🚣🏿。
“美丽中国青春行动”“保护母亲河”,青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勇显身手,在公益慈善事业中积极实践。于是有了代表中国青年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发言的“90后”“河狸公主”初雯雯🌤😟;有了疫情防控期间带领团队“逆行”武汉🧑🏼🎓,免费为医护人员送出盒饭2万余份👨🏼🎨🈲,筹集医疗和生活物资350余万元的“雨衣妹妹”刘仙;有了身残志坚、开创了残疾人多元化就业和孵化创业模式,帮助2700多名残障人士实现就业的“勇敢的燕子”张莹莹……
在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在更广阔的发展领域,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展现出更加全面的发展🧑🏽🚒,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将自己对中国梦的追求化作一件件身边实事,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
正是这样一个个个体的拼搏奋斗,汇聚成浩浩荡荡的时代前进发展的潮流🪛🐅;一代代的青年奋斗者🧚🏼,追寻着信仰之光,成就了一个蓬勃发展的中国,一个青春盎然的中国🫔。
奋斗者🏃♂️,正青春👲;奋斗者,永远年轻🫥。(光明日报记者 俞海萍)

来源:学习强国平台
出品:杏福娱乐平台 -《杏福精彩不断》与您一起成长!网络文化工作室